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政大人?
written by 薄荷文章🍃
也許看標題會以為這是一篇厲害的教學文章,但完全不是,我純粹是好奇地發問。
在政大的日子也不多了。多年內當然不時會思考這個問題,只是今天才第一次把我的困惑打出來。說實話,這篇是讀了一些同學們的週記,有感而發才決定動筆的,並且以下經歷包括但不限於數位學程。
在做project這件事上,可以看到大部分人都有厲害的想法、有去執行的行動力,還有實現出來的能力。我很不解,因為我是一項都沒有。明明上的課是同樣的內容,人們就是能展現出遠超過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量。沒錯,舉一反三,但我就是不知道如何像他們一樣,那麼清楚自己該做什麼。我能跟上課堂內容已經是勉強,每次都在想課堂上吸收到的東西夠我用嗎?看了他們的作品便確認,不是課堂的問題,是我的問題🤡
我發現自己在每堂課都是最墊底、最不知道在幹嘛的那個。小時候會不明白在學校裡上同樣的課、做同樣的作業,為什麼每個人的成績落差會那麼大。但進入能力分校的高中階段,就發現在水準更高的環境裡,自己終於也成為後段班,陷入泥沼,在學習方面一無是處,而大學更是如此。說自卑其實也還好,大多時候我都是平常心面對,畢竟也很清楚自己就是不行(我就爛)。不過在精神勝利法之餘,還是會疑惑這段差距是從何產生,並且思考我要如何變得更優秀,以達到像他們一樣的高度。這不就是我讀大學的目的嗎?可是我還沒找到方法。
一個具體的案例,A p5js Teacher展示了同學們的作品,這就是「平均政大生水準」。我想企及,卻沒自信能做到那樣。
創作方面尚且如此,其他如獨立思考、資料統整、理解與表達能力等等就不說了。我猜想這種本質上的差距必然是在成長過程中的某個環節掉了鏈子,只是不知道是哪個環節。雖然最終課還是都能過,但我自己都不敢說自己在課裡表現合格。
我是很感謝在這樣的環境裡讓我會有這樣的意識。要是跳脫出去,我可能也不會有這種存在危機,進而想要更用力地活著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嘛。
也謝謝數位學程收我。我是僥倖進來的。在這裡是打開了新的眼界,只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,我終究難以成為想像中那厲害的人。
最後的最後,封面圖是之前在newyellow老師的工作坊帶領下發行的NFT,當時我隨機地挑了這張圖片鑄造。它是我在「基礎動畫設計」課產出的作品,而在它的創作過程中,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以及該幹嘛,就好像是混亂地被推著跑,最後做出自己也說不上滿意的東西。現在看不知道為什麼有賣出去幾張,而剩下的好像被我設成not for sale,然後我一時又登不上去(囧)。如果看到這篇文章時它已成功開放銷售,可以到akaSwap上支持我,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