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生成式藝術與藝術鑑賞的簡單思考

關於生成式藝術與藝術鑑賞的簡單思考

written by 薄荷文章🍃

16 Oct 2024100 EDITIONS
No active listing

1

上回的週記我只是拋出疑問:生成式藝術的「作品」是背後的系統,還是產出的NFT呢?這禮拜讀了一下老師推薦的Le Random解析生成式藝術之系列文章,哇結果正是針對此事做討論呢!(真的很巧)並且我在閱讀完後覺得,看過越多東西(資料庫越廣)才得以有越多欣賞藝術的可能性。

有幸先思考過這些問題才讀到文章。文章為了說明,站在一個理性角度剖析,不過如結論所言,藝術鑑賞是可以結合多個方面來評判的。並且,我認為其中感性是不能被忽視的,理性的標準未必代表什麼。

-------

2

藝術是傳遞一種概念。

我不是試圖定義什麼,只是提出其中一種可能的詮釋,並且這種詮釋可能限於當代藝術。總之這是今天去C-LAB展出的「dialog()」看了〈地平線-海洋〉這件作品後的感受。我覺得它是這個展覽中給我最大感動的作品,可能因為它的理念很完整,在形式/表現手法上也有許多設計。在導覽員解說完後它就已經取勝了。

至於其他作品,我並沒有辦法那麼容易、那麼完整地感受。籠統的心得是,今天看到的作品又不同於老師之前跟我們分享的NFT,就比較像是當代藝術,只是以程式與像素的互動作為媒介,用「生成」的概念來創作。它們不像NFT一樣可以那麼容易被定義為一件「藝術品」。比起上週的眼界,我會說,它們展現了一種「流動」的美。

如何詮釋「流動」?我想到的點可能是:具有線性時間,看似隨機又有規則。

而逛完這個展後,對於這個展乃至生成式藝術在「展覽」這件事上的思考,我想分成另一篇文章,待梳理過後做為下回週記的內容。這兩個禮拜暫且只進行很片面的著墨,下一篇寫出來後,有望能連成一個完整的論述。(連載起來了……)

feedback

stay ahead with our newsletter

receive news on exclusive drops, releases, product updates, and more